移动平均线策略 |
利用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交叉作为买卖信号,短期均线上穿买入,下穿卖出。 |
适用于趋势明显的市场,通过均线交叉捕捉主要趋势,过滤小幅波动。 |
简单有效,能捕捉大趋势,适用多种时间框架。 |
在震荡市中表现不佳,存在滞后性,可能错过趋势初期部分。 |
2020年比特币牛市期间,MA50上穿MA200后涨幅超过200%。 |
均值回归策略 |
基于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原理,价格偏离均值一定程度时,预期会回归均值。 |
适用于震荡市场,在支撑阻力位附近进行反向交易,高抛低吸。 |
在区间震荡市中表现优异,风险回报比较高。 |
在单边趋势市场中会产生连续亏损,需要严格止损。 |
某股票在布林带上下轨之间震荡时,触及下轨买入,触及上轨卖出。 |
突破交易策略 |
价格突破关键支撑/阻力位时,趋势可能延续,顺势入场获取趋势利润。 |
在重要位置突破时入场,设置止损于突破点另一侧,跟随新趋势。 |
能捕捉强劲趋势的开始阶段,盈亏比通常较好。 |
假突破频繁,需要有效过滤假信号,避免误入场。 |
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重要阻力位后,一周内上涨15%。 |
网格交易策略 |
在特定价格区间内设置等差/等比的买入和卖出订单,利用市场波动低买高卖获利。 |
在震荡市场中设置网格,价格下跌触发买入,上涨触发卖出,累积利润。 |
在震荡市中收益稳定,无需预测市场方向。 |
单边趋势中可能爆仓,资金使用效率较低。 |
在外汇市场EUR/USD的1.10-1.15区间设置0.01间隔的网格订单。 |
海龟交易策略 |
由理查德·丹尼斯推广的趋势跟踪系统,用ATR计算仓位和止损,严格执行规则。 |
突破20日/55日高点入场,使用2ATR止损,符合条件时逐步加仓。 |
完整的系统化交易方案,能捕捉大趋势,风险控制明确。 |
大部分时间处于盘整亏损,需要极强心理素质坚持执行。 |
2021年原油期货从40美元启动的趋势中,海龟策略获利超过80%。 |
动量策略 |
基于“强者恒强”原理,买入近期表现强势的资产,卖出弱势资产,跟随趋势延续。 |
选择过去一段时间内收益率最高的资产组合,定期调整持仓,强化趋势收益。 |
能充分利用市场趋势延续效应,抓住领头羊品种。 |
在市场转折点可能遭受较大回撤,需要及时止损控制风险。 |
2023年第一季度,买入科技股七巨头组合收益远超大盘。 |
反转策略 |
基于均值回归原理,买入近期表现弱势的资产,卖出强势资产,预期价格反转。 |
选择过去一段时间表现最差的资产组合,耐心等待价格回归合理区间。 |
入场位置通常在低位,风险较小,潜在回报率高。 |
可能买入继续下跌的资产,需长期等待反转,时间成本高。 |
2022年底买入超跌的中概股,2023年上半年平均反弹50%+。 |
波动率策略 |
基于波动率均值回归特性,高波动时做空波动率,低波动时做多波动率,赚取波动差。 |
使用VIX指数或期权组合构建头寸,根据波动率水平调整多空方向。 |
与其他策略相关性低,市场恐慌时(高波动)收益高。 |
黑天鹅事件中可能产生巨额亏损,需要精细的风险管理。 |
2020年3月市场恐慌时,做多VIX指数短期内获利数倍。 |
价量结合策略 |
结合价格和成交量信息,确认突破有效性与趋势强度,价量同步为健康信号。 |
价格上涨同时放量确认趋势,价量背离时警惕反转,过滤假突破信号。 |
过滤假信号,提高交易准确性,明确趋势强度。 |
需要实时成交量数据,盘中需持续监控,对盯盘要求高。 |
苹果发布新机后股价突破前高,同时成交量放大3倍,确认上涨趋势。 |
基本面量化策略 |
使用财务、估值等基本面数据构建模型,筛选优质资产,注重长期价值。 |
选择低市盈率、高股息、高ROE等指标组合,筛选股票并长期持有。 |
逻辑清晰,长期有效,受市场风格影响小。 |
短期可能跑输市场,需要长期坚持,基本面数据存在更新延迟。 |
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,长期持有低估值优质公司。 |
期现套利策略 |
利用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差套利,价差偏离合理区间时入场,等待回归。 |
同时买入低估品种、卖出高估品种(如期货升水时做空期货+买现货)。 |
市场中性,不受方向性风险影响,收益稳定。 |
收益率较低,需要大量资金,价差可能短期继续扩大。 |
股指期货大幅升水时,做空期货同时买入ETF组合套利。 |
统计套利策略 |
基于历史数据寻找相关性高的资产组合,价差偏离时做多弱势、做空强势,赚回归收益。 |
找到历史相关性高的资产(如两只股票),价差扩大时入场,回归时平仓。 |
理论上市场中性,风险可控,与大盘相关性低。 |
历史关系可能改变,导致策略失效,需不断调整模型。 |
- |
事件驱动策略 |
利用公司事件(并购、分红、财报等)带来的价格波动,赚取事件溢价。 |
在事件发生前布局,事件落地后平仓,捕捉短期价格波动机会。 |
短期收益高,与市场相关性低,机会来源多样。 |
事件结果不确定性高,需专业知识,存在信息不对称。 |
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后,后者股价单日上涨25%。 |
日内波段策略 |
捕捉日内趋势波动,持仓时间几分钟到几小时,不留隔夜仓,控制隔夜风险。 |
结合技术指标和量价关系,日内趋势启动时入场,趋势结束或临近收盘平仓。 |
隔夜风险低,资金使用灵活,日内交易机会多。 |
交易成本高(手续费、滑点),需长时间盯盘,心理压力大。 |
2023年3月银行股日内波动加大,多次出现3%+的日内波动机会。 |
新闻情绪策略 |
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新闻、社交媒体情绪,将情绪倾向转化为交易信号。 |
实时分析新闻情感,积极情绪做多对应资产,消极情绪做空。 |
能快速反应新信息,捕捉市场情绪变化的短期机会。 |
情感分析准确性有限,可能过度反应,噪音信号多。 |
特斯拉CEO推特发言后,情感分析系统及时捕捉交易机会。 |
期权策略 |
使用期权组合构建不同收益曲线,适配不同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。 |
运用跨式、宽跨式、垂直价差、日历价差等组合,应对震荡或趋势市。 |
灵活性强,风险可控,收益风险比可预先确定。 |
策略复杂,需期权专业知识,部分合约流动性可能不足。 |
财报前卖出跨式期权组合,赚取时间价值和波动率下降收益。 |
ETF轮动策略 |
根据不同行业/资产类别ETF的相对强度,轮动到强势板块,跟随板块趋势。 |
每月评估各ETF表现,买入强势ETF,卖出弱势ETF,调整持仓结构。 |
分散风险,抓住板块轮动机会,操作流程简单。 |
轮动频率需优化,可能错过板块突然启动的初期收益。 |
2023年上半年科技ETF表现强势,轮动到科技ETF收益显著。 |
机器学习策略 |
用机器学习算法(如神经网络、随机森林)从历史数据中找模式,预测价格走势。 |
训练模型生成交易信号,实时输入数据更新预测,动态调整持仓。 |
能发现非线性关系,处理高维数据,适应市场变化。 |
存在过拟合风险,模型逻辑难以解释,需大量数据和技术支持。 |
使用LSTM神经网络预测股价短期走势,准确率超过60%。 |
多因子模型策略 |
结合价值、质量、动量、波动等多因子综合评分,筛选高分资产构建组合。 |
为每个因子分配权重,计算股票综合得分,选择得分高的组合持仓。 |
分散风险,逻辑完备,适应不同市场环境。 |
因子有效性随市场变化,需定期调整权重,数据要求高。 |
使用价值+质量+低波三因子模型,2010-2020年年化收益18%。 |